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栏 > 不可不知安全投y的的暗新秀陷阱流资者与N

不可不知安全投y的的暗新秀陷阱流资者与N

2025-09-27 22:07:03 [工具] 来源:数链导航

最近逛加密社区,发现大家都在热烈讨论SocialFi赛道的新星TOMO和New Bitcoin City。这让我想起了之前Friend.tech引发的热潮,当时身边不少朋友都赚到了第一桶金。不过作为一个在区块链安全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更关注的是这些光鲜项目背后隐藏的风险。

SocialFi赛道的新玩家

说实话,现在市场上冒出来的Friend.tech模仿者多得让人眼花缭乱。就像去年的DeFi Summer一样,各种山寨项目层出不穷。不过在这么多竞品中,Linea链的TOMO和NOS链的New Bitcoin City确实凭借一些创新点脱颖而出。

你可能会好奇这两个项目有什么特别之处?就拿TOMO来说,它引入了一个叫"Vote"的机制,这个设计相当聪明。想象一下,你是个知名推特博主,在正式入驻前就已经有人在平台交易你的"Vote"了。这不仅解决了抢跑机器人的问题,还给创作者提供了经济激励——光是这点就比Friend.tech高明了不止一筹。

甜蜜外表下的安全隐忧

但朋友们,千万别被表面的繁华迷惑!记得8月底Friend.tech那个隐私泄露事件吗?我当时就在想:"又来了,这些项目总是在安全问题上栽跟头。"更夸张的是10月初Stars Arena被黑了290万美元,原因竟然是一个老掉牙的重入漏洞。

通过我们的安全团队仔细分析,TOMO至少存在三个致命风险:

1. 定价陷阱

虽然TOMO调整了定价公式让它看起来更"亲民",但本质还是那个熟悉的庞氏游戏。我见过太多早期玩家囤货,后期接盘侠血本无归的例子。记住,在加密世界,"先来后到"往往意味着"韭菜和镰刀"的区别。

2. 中心化黑洞

更可怕的是,项目方居然可以随意调整手续费!理论上他们能设置100%的手续费把你的收益全部吃掉。这就像把钱存在一个随时可能跑路的银行,想想就让人后背发凉。

3. 钱包安全迷局

TOMO使用了ERC-4337钱包这个新玩意。虽然技术很酷炫,但说实话,目前市面上靠谱的钱包实现少之又少。而且最讽刺的是,他们最后还是让用户导出私钥——这不又回到原点了吗?

New Bitcoin City的比特币外衣

另一个项目New Bitcoin City打着比特币二层的旗号,确实吸引了不少BTC原教旨主义者。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,它的核心技术Trustless Computer居然就是自家团队开发的。这就好比让餐厅老板自己当食品安全检测员,可信度可想而知。

更让人担心的是,整个NOS链上目前就它一个活跃应用。这就好比在荒无人烟的西部小镇开银行,连个保安都没有。

给投资者的真心话

作为一个经历过数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想说:SocialFi确实是个有趣的方向,但目前大多数项目都在安全问题上栽过跟头。如果你一定要参与,请记住:

1. 只用你亏得起的钱来玩2. 提现要勤快,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3. 时刻关注项目方的动态,发现不对劲赶紧跑

毕竟在这个行业,活得久才是最大的胜利。希望我的这些经验之谈能帮你在SocialFi的热潮中保持清醒,别成为下一个被收割的韭菜。

(责任编辑:教程)

推荐文章
  • 加密寒冬里的残酷真相:狂欢已逝,价值为王

    加密寒冬里的残酷真相:狂欢已逝,价值为王 这两天看到一位读者的留言,让我感触颇深。他抱怨这轮行情与2018-2021年那波疯狂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,我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很对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这话勾起了我不少回忆。说实话,这轮行情确实让人提不起劲。还记得2020年那会吗?随便一个meme币都能翻个几十倍,DeFi项目更是雨后春笋般涌现。最疯狂的时候,连以太坊这种"蓝筹股"都能从80美元涨到4500美元。现在呢?连个像样的50倍币... ...[详细]
  • 钱包革命:AA技术如何重塑Web3用户体验

    钱包革命:AA技术如何重塑Web3用户体验 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禁要为Account Abstraction(AA)技术拍手叫绝。这个基于ERC-4337的创新方案,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整个Web3世界的游戏规则。为什么说AA是场革命?记得第一次向朋友解释加密货币钱包时,看着他面对助记词时茫然的表情,我就意识到:目前的EOA(外部拥有账户)模式对普通人来说实在太不友好了。AA技术的出现,就像是给Web3世界装上了电... ...[详细]
  • XRP或将面临死亡交叉困境

    XRP或将面临死亡交叉困境 最近XRP的表现真是让人提不起劲来,活像个没睡醒的股市老手。价格就像被钉在了0.5美元这块木板上,上下浮动幅度小得可怜。记得前几天好不容易突破了0.52美元,结果还没等投资者高兴多久,又灰溜溜地跌回来了。作为一名跟踪加密货币多年的分析师,我不得不说当前的K线图看起来相当不妙。50日均线正在慢慢低于200日均线,这个被称为"死亡交叉"的技术信号就像股市里的黑乌鸦一样不吉利。说实话,XRP现在的状态让... ...[详细]
  • 区块链行业周报:监管、人才与市场博弈的多重奏

    区块链行业周报:监管、人才与市场博弈的多重奏 最近一周的区块链圈真是热闹非凡,发生了不少值得我们深思的事件。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禁感叹: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。1. 虚拟货币处置新规引发思考山东近日出台的罚没物品处置规定,把虚拟货币单独拎出来说事儿了。规定要求执法机关可与发行方协商回收,价格不低于面值的80%。但有意思的是,刘扬律师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:这里的虚拟货币到底指什么?是QQ币这种中心化代币,还是... ...[详细]
  • 稳定币链:加密支付的下一场革命正在悄然上演

    稳定币链:加密支付的下一场革命正在悄然上演 说实话,最近看腻了L2们没完没了的性能比拼,突然发现加密圈正在上演一出更有意思的戏码。那些曾经在各大公链上安家的稳定币项目,现在都开始自立门户了。Tether、Circle这些老牌玩家,甚至支付巨头Stripe都纷纷建起了自己的"专属高速公路"。为什么非得另起炉灶?你可能要问:以太坊和Solana这些公链不是挺好的吗?作为过来人我得说,这就像让法拉利去拉货——不是不行,但总归不太合适。想象一下你在... ...[详细]
  • Celestia空投爆火背后:数据可用性的隐形革命

    Celestia空投爆火背后:数据可用性的隐形革命 最近Celestia的创世空投着实让加密圈热闹了一把,但这波热潮背后,隐藏着一个更值得深思的技术命题——数据可用性(DATA Availability)的价值。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说这个概念实在太容易被忽视了。数据可用性:区块链世界的"地基工程"记得刚入行时,我也曾被各种专业术语搞得晕头转向。简单来说,数据可用性就像是建筑工地上的"施工日志"——它确保每个参与方都能查... ...[详细]
  • Maker币上演王者归来:沉寂两年终破1500美元天花板

    Maker币上演王者归来:沉寂两年终破1500美元天花板 币圈最近终于有了点春天回暖的迹象,特别是中市值币种正在悄悄发力。在这场复苏大戏中,Maker币(MKR)的表现尤为抢眼,简直就像被压抑太久的弹簧突然爆发。Maker币凭什么突然火了?这个基于以太坊的老牌项目最近真是春风得意,短短39天内就暴涨44%,亚洲早盘一度触及1492美元的高位。要知道这可是自2022年5月以来首次重新站上1500美元大关,让人不禁感叹:老将出马,一个顶俩!我个人分析,Mak... ...[详细]
  • 致学教育获评学历教育标杆,成人教育的领跑者

    致学教育获评学历教育标杆,成人教育的领跑者 说起成人教育市场,最近有个重磅消息不得不提。12月初的海峡两岸教育界盛会上,厦门致学教育拿下了"学历教育领军品牌"这个含金量十足的荣誉。说实话,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教育培训市场里,能获得专业评委们的一致认可,还真不是件容易事。一场教育界的头脑风暴这次评选活动由福建日报牵头,海峡导报主办,规格可不是一般的高。我有幸在现场看到,整个会场挤满了教育界的"大咖"们——从知名高校的教授,到教育创业公司的创始人,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营销正在自掘坟墓:我们为何对广告轰炸越来越反感

    加密货币营销正在自掘坟墓:我们为何对广告轰炸越来越反感 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专业人士,我最近越来越受不了那些铺天盖地的加密广告了。打开手机看到的全是"立即投资""稳赚不赔"之类的宣传,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一群销售围追堵截。年轻一代正在对广告脱敏记得去年和一位00后实习生聊天,当我问他如何看待加密广告时,他直接翻了个白眼:"那些东西?我早就练就了自动屏蔽的能力。"这让我很震惊,毕竟这群年轻人本应是加密世界的目标受众。Credos和Craft... ...[详细]
  • Cartesi实验周:区块链开发者不容错过的创意盛宴

    Cartesi实验周:区块链开发者不容错过的创意盛宴 各位区块链爱好者注意啦!Cartesi即将带来一场激动人心的线上黑客松活动。作为深耕区块链领域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可能是今年最值得开发者参与的活动之一。活动详情这场为期一周的创意狂欢将从10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。我记得去年参加类似活动时,那种思维碰撞的火花至今难忘。活动将在Cartesi Discord社区启动,首日会有一场开发者研讨会,相信我,这种技术分享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。截止时间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