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特加密待香响警需谨向林敲货币钟企业策风港政慎看
在近日新加坡举办的Web3 Transitions峰会上,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讲话。这位被称为"V神"的区块链传奇人物用他一贯的务实口吻提醒行业:香港当前的加密友好政策能持续多久,这是每个考虑在此落户的项目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。 我注意到Buterin的发言特别强调了一个关键点:"现在的友好不代表永远的友好"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中国大陆也曾有过短暂的加密春天,但转眼间就变成了寒冬。香港去年10月推出加密货币政策声明,12月通过虚拟资产服务商许可制度修正案,这波操作确实让不少行业人士欢欣鼓舞。但Buterin显然要冷静得多,他用"稳定性的挑战"这个表述,道出了很多业内人士想说又不敢明说的担忧。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亚洲加密市场的人,我觉得Buterin的谨慎不无道理。看看香港隔壁的深圳,曾经也是区块链创业的热土,但政策转向往往就在朝夕之间。现在香港对加密企业敞开大门,甚至鼓励银行与加密公司合作,这种友好态度与内地形成鲜明对比。但问题是,这样的"特殊待遇"能维持多久? Buterin很诚实地承认自己"不太了解香港",更不了解"香港与内地复杂的互动关系"。这话说得实在。我接触过不少在香港设立办公室的加密项目创始人,他们最担心的其实不是当下的监管环境,而是这种环境会不会因为某些政治因素突然改变。 记得去年有个做NFT的交易平台,刚在香港租下豪华办公室,结果一个月后就传出监管收紧的风声。虽然最后虚惊一场,但这种不确定性确实让创业者们如履薄冰。Buterin说"很难判断这个问题",我倒觉得这恰恰反映了他对政治风险的清醒认知——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他太明白政策风向的重要性了。 不过谈话也不全是忧虑,Buterin对亚洲开发者社区的蓬勃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他说自己在印度、日本、台湾等地看到的研发进展"令人印象深刻",特别是ZK和隐私解决方案的研究热潮。作为一个经常跑亚洲各地区块链会议的人,我完全理解他的兴奋。 就拿上个月台北的开发者大会来说,会场里挤满了研究零知识证明的年轻人,那种技术热情让人想起早期的硅谷。Buterin提到的帕劳也很有意思,这个小岛国正在尝试用区块链重建数字身份系统,这种创新精神确实值得点赞。 说到底,Buterin的讲话给我们提了个醒:加密行业既要把握当下机遇,也要着眼长远发展。香港的政策窗口确实是难得的机遇,但聪明的创业者应该像Buterin建议的那样,多想想"几年后"的事情。毕竟在这个行业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。政策蜜月期能否长久?
政治因素不可忽视
亚洲开发者生态令人惊喜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DeFi监管风暴来袭:谁能在这场猫捉老鼠游戏中独善其身?
- 师爷陈10.25深度解读:大盘这道安全线又在悄悄上移了?用20年数据告诉你真相
- 市场观察:当美联储遇上比特币,投资者的痛并快乐着
- 9月25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行情震荡中的机会与挑战
- RWA赛道: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投资风口
- 2024年比特币或将迎来历史性突破:10万美元大关触手可及?
- 当市场情绪触底时:那些被骂得最狠的币种反而涨疯了
- SHIB何时能突破1美分大关?资深分析师为你深度解析
- Layer1争夺战白热化:金融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入局?
- 市场冰点已至?这可能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
- 从现金到金条的蜕变
- 数字货币市场震荡背后的投资智慧
- DeFi领域的又一次警钟:Balancer前端遭入侵,近24万美元不翼而飞
- 零售巨头的Web3野心:沃尔玛加速器首批初创企业大起底
- 11.27数字货币市场观察:BTC/ETH实战分析与交易心得
- 10月21日比特币以太坊市场观察:警惕诱多陷阱
- 比特币蓄势待发:27,500美元关口或将迎来突破
- 韩国惊现政府李鬼:朝鲜黑客伪装公务员专偷加密货币
- 市场风云:非农数据引发的震荡与投资机会
- Blast能否成为加密界的破局者?我看未必
- 搜索
-